【#Ashlee愛閱讀】
|01臺諺55走跳江湖
▍臺語正在急速消逝中
爆米香師傅「阿華師」的頻道,
曾提到臺語,正逐漸快速消逝。
影片中,他說到潸然淚下,我也感到強大的無力感。
我從小生長在嘉義,家人都用臺語溝通,
年幼時,臺語對我來說是如同呼吸般自然的存在。
上學、就業後,大家都說國語,
臺語只是偶爾表達情緒、加強語氣的抒發。
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的孩子居然需要上閩南語課?
爺爺奶奶和孩子對話,聽到的不是臺語,
而是生硬的臺灣國語。
臺語,正從我們生活中慢慢流失。
▍臺灣俗諺的力量
前陣子阿嬤過世時,我親手撰寫她的生平介紹,
阿嬤常說「做雞就要掅,做人就要翻」,
意思是要我們做事勤奮,這句話如同家訓。
我想,臺語的流逝之所以讓人感到無力,
正是因隨著老一輩的離去,臺語也正逐漸邁入死亡。
我喜歡臺灣諺語簡單比喻、意味深長的描述,
這些俗諺若能口耳相傳,會更有意義。
因此,昨日在書店尋覓工作靈感,
遇見了《臺諺55走跳江湖》這本書。
隨手翻閱,每篇章節都充滿文化意涵的人生經歷,
它便跟了我回家。
▍骨力做,才趁會著好運,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
我自認並不是處事圓滑的人,甚至有點木訥。
買下它,是受到「骨力做,才趁會著好運」
這篇章節的鼓勵。
故事敘述作者周博與徐重仁總裁認識的過程,
周博用心在一次徐總裁講座會後,提出疑問,
成功引起總裁的注意,成為好友。
之後,兩人分隔南北兩地,
他思考著要如何與大人物保持聯繫、跟著總裁學習,
於是自詡為總裁的南部遠距秘書,
主動蒐集和摘要關於總裁的相關報導。
最後,給徐重仁總裁留下深刻印象,
並邀請他成為重仁塾南部讀書會的負責人。
參與大人物的講座,是喜愛學習的人做的事。
主動積極提問,是認真學習的人做的事。
積極爭取與大人物認識交流,是高端上進學習的人。
把握每次交流機會,與成功人士貼身學習,
比上課、聽講座的效果更快。
沒有人知道機會什麼時候會來,
所以更要做好準備。
認真生活的人,透過細微的觀察,
打造出細緻、印象深刻的服務。
才能讓人看到用心堅持的力量。
▍彎腰思維,我願當個擺渡人
到府工作時,我經常思考要如何給客戶更細緻的服務,
有時心態過急、思考未慮,做出錯誤的決定。
昨晚我邊翻著書,邊思考蹲低姿態,
還得用心觀察、等待時機。
世上的成功,絕非偶然,但是不努力不會成功。
看來,我還得磨刀幾年。
我非常喜歡這類的生命故事,
也喜歡從作者的人生經驗中思考學習處世哲學。
這不是一本台語諺語字典,而是一本在地生活哲學。
受到歐陽立中老師對書本熱情的感動,
這陣子我回歸買書行列。
我無法和老師一般一次就買下好幾本書,支持作家。
但我能產出心得,
分享這本好書「臺諺55走跳江湖」給大家。
#周博的創業/行銷筆記